欢迎使用谷歌卫星地图。

中国地图为什么有了竖版?一场探究在这间5G教室内开始了……

  “站在”卢湾高级中学教室内,利用5G全息投影技术,跨越几千公里的距离,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考古部方园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南海博物馆虚拟导览。这座位于琼海潭门中心渔港的博物馆,由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充分展示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经贸交往、文化交流,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全息老师”的紧密配合,高二(2)班班主任秦新月的“向海图强,使命在我”迎国庆主题教育课也随之开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代青少年要提升海洋意识,增强时代使命!

  这是记者今天上午在卢湾高中5G全息智慧教室内见到的场景。这节围绕蓝色国土展开的课程,源自班上三名男生杨逸超、王坤元和陆晟恺的一次课题调研。上学期,在学校的一节跨学科拓展课《史你有见地》上,一张新的竖版中国地图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原来,竖版地图上能够等比例显示南海诸岛,这是以往横版地图所无法显示的。

  随着老师的讲解,男孩心中的“海洋强国梦”渐渐清晰。他们也希望将自己对蓝色国土的热情,传递给更多同学。几个人合作开展了社会实践报告《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的高中生海洋意识调查研究》,通过一系列海洋知识基础题的考量,结果却发现,很多同学对相关知识了解并不多。

  “我们希望提升学生海洋意识,加强对海洋的认识,理解海洋文化对海派文化的影响明确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更要树立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勇担‘向海图强’的时代使命。”秦新月说。课前,同学们研读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史料,发现郑和七次下西洋,没有占领别国一寸土地,没有掠夺一份财富,代表了中华民族发展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关系的精神实质,是先进的中华文化、先进的海洋文化;课上,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渐渐明晰,海洋文化和海派文化有着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包容、开放、多元并存,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未来的自己也可以发挥专业所长,通过科普、科研等途径,为实现海洋强国梦而努力。“我的妈妈是名护士,我对医学感兴趣,丰富的海洋资源可能也会给医学带来惊喜。”在代表小组发言时,杨心玮说。

  杨逸超说,自己平日喜爱军事,能够驻扎海岛保家卫国,是他目前最大的理想;王坤元喜欢阅读,萌生了对海洋生物的兴趣;陆晟恺则是个船模迷,家中摆放着自己亲手打磨的舰队,他希望将来能够从事船舶设计工作。因为对蓝色海洋的共同热爱,他们成了好友,希望把自己的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同龄人。

日期:2021-9-29 14:40:22 | 分类:地图资讯 | 评论:0 | 浏览:

© 2016-2024 豫ICP备16006179号 power by MuGong 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