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谷歌卫星地图。

鲜为人知的一次远征,启蒙时代丹麦的科考,出人意料如同一场戏剧

  18世纪整个世界充斥着殖民主义,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无处不在,殖民地人民遭受着巨大的灾难和蹂躏。当时的殖民强国有英国也叫日不落帝国、法国荷兰等,在这些殖民强国之间也少不了你争我夺的战争。

  他们无一例外皆是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自己的资本,完成原始积累。这对于殖民者来说促进了自己的资本经济发展,而对于殖民地来说却阻止着他们发展的历史进程,殖民统治的影响至今还有在世界一些角落留存着后遗症。

  当然在这些殖民强国中,丹麦也是欧洲一等一的强国,倒不是因为大名鼎鼎的维京人,而是其天时地利使然。在黑暗中世纪之后到欧洲近代之前的六百年里,丹麦王国一直是欧洲北部的最强权之一,领土甚至包括现在英国的苏格兰北部,其国土面积更是相当于西南欧国家的总和。

  丹麦最著名的小说家托基尔·汉森所写的《阿拉伯菲利克斯:1761—1767年丹麦远征》一书堪称给我打开了新世界,这是一本历史类的非虚构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为时六年的航海远征,从远征最初的目的开始,到队伍组建,再到具体的旅程,最后只有一个人活着回来,用通俗易懂的小说手法展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次远征最初是由德国东方学专家约翰·大卫·米凯利斯向丹麦外交部长提出来的想法,最后得到弗里德里克五世全力赞助和庇护,成为了皇家行为,规格瞬间提了上去。据书中记述,此次远征队人员的确定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最终确定,分别是:

  丹麦语言学家弗里德里克·克里斯蒂安·冯·黑文,瑞典自然科学家彼得·福斯科尔,德国地籍测绘员卡斯滕·尼布尔,还有一名德国画家叫博朗芬、丹麦物理学家克拉默和瑞典侍仆贝里格伦,六个性格各异的人要在一起五六年之久,免不了会有很多矛盾。

  冯·黑文狂妄而懒惰,福斯科尔虽然很聪明,但争强好胜,两个人在路途中成了冤家对头,弄得整个团队都不安生。这样的一个团队无论是过去还是放在今天都难以走远,取得的成绩也是有限的。

  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阿拉伯菲利克斯”也就是现在的也门,那时候因为这里盛产香料、没药、乳香等闻名于世,还被称为“阿拉伯福地”。这次远征虽然名义上是科考,但丹麦王国的殖民野心也是很明显的,他们是为了资源而去,是为了绘制也门地图而去。

  然而,当最后一个幸存者回到丹麦时,最先支持远征的弗里德里克五世已经死去,他们历经艰辛,搭上五条人命的远征成了毫无意义,再也没人重视。书中前言写道:“‘如今’,汉森为那场远行的成员们写道,‘距离远征结束已经有两百多年,他们几乎已被世人全然忘却’。”

  好在唯一的幸存者尼布尔并没有使这场远征失去意义,他投身于写作中,对远征中所发现和遇到的内容进行了研究记述。但很遗憾,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反响,连出版都是自费的。当然,历史并不都是沉默的,后来人会将这段惊险旅程重新展现于世人面前。

  作者托基尔·汉森是一位全新的历史叙述者,读这本书没有历史资料堆砌得死板无聊,也没有平铺直叙的枯燥乏味,而是带我们参与到了这历时七年的远征中,见识欧洲的富庶繁荣,也见识海上的凶险危机,见识了东方的广袤沙漠。

  我看到的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说作品,对人物的刻画极其深刻精准,故事的曲折也牵人心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非虚构历史作品。我想国内应该也要多一点这样的非虚构来讲述中华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而不只是教科书式的历史著作。

  托基尔·汉森还有著名的“丹麦奴隶贸易三部曲”:《奴隶海岸》《奴隶的船舶》《奴隶岛》,希望早日能够看到中译本,期待……

日期:2021-3-2 14:49:26 | 分类:地图资讯 | 评论:0 | 浏览:

© 2016-2025 豫ICP备16006179号-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