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谷歌卫星地图。

在清朝咸丰时,汕头还不是城市,西方为什么要求开放汕头?

  广东汕头市名气非常大,面积却很小,只有2064平方公里。汕头被揭阳潮州两个地级市“挤”在海边,还被汕头湾隔成两半。实际上,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之前,是没有汕头这座城市的。汕头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韩江西岸,莲花山以东的平原海边,自古就是广东与福建之间的商贸要道之一。汕头这座城市历史不长,但汕头港却是岭南重要的港口,东北方向是福建,远隔大海是东南亚,堪称是南部海域的“丁字路口”。

图-广东省地形图

  潮州府原来有个樟林港(今汕头市澄海区沿海北部),只是位置相对汕头港有些偏北,不如汕头港直对大海。久之,樟林港的繁荣渐成历史,汕头港取而代之。粤海关看到有利可图,就打算在汕头港附近的妈屿岛设立常关收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妈屿岛的常关设立,同时又是潮州府海关的总口。府的海关总口,就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海关。

  其实,觉得汕头港有利可图的不止清朝,欧洲殖民者也看到了这一点。粤海关图的是汕头的钱,这本是合法行为,而英国人、法国人图的却是非法买卖——贩卖人口去欧洲控制的海外殖民地当劳力,从中挣取黑钱。从粤海关前后在汕头港设关来的几年时间里,被欧洲人掠到海外的清朝人就多达4万人。

图-广东省地形政区图

  欧洲人通过汕头港非法买卖人口,大赚特赚黑心钱,犯下了很多罪恶。不过,欧洲殖民者不会有道德上的半点自责,他们只相信权,不相信公理。但有一个问题,汕头港不是正式的开埠港,他们在这里毕竟没有合法身份,干的也是偷偷摸摸的勾当。

  怎么办?很简单,教清廷懂规矩。1858年5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长驱直入,把清廷吓个半死。咸丰帝也知道英、法不会灭掉清朝,无非是多“放点血”而已。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6月,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成了英、法鬼子的饕餮大餐。条约中规定,包括潮州港在内的10处港口成为所谓的对外通商口岸。潮州港,指的就是现在的汕头。

图-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犯是英、法二国,其实还有两个“从犯”,就是美国与沙俄。英、法冲锋在前,美、俄支援在后。咱们所熟知的《天津条约》,实际上是清朝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的,是四份《天津条约》。除了清俄条约没有涉及潮州港,英、法、美三国的条约中都要求清廷开放潮州港。美国要求清廷先同意美国在潮州港开埠,在美国的逼迫下,清廷最终同意。公元1860年1月1日,汕头正式开埠,并设立了潮海关。

  汕头开埠,对粤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开埠本意,是为了方便列强在华掠夺利益。潮汕地区的人本来就擅长经商,富有冒险精神,只是以前没有一个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汕头开埠,潮汕地区与西方国家(包括西方国家控制的海外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就有了一个相对畅通的渠道。

图-汕头市地图

  大量潮汕人通过汕头远渡重洋,去东南亚、去美洲、去非洲。现在在国外的潮汕人多达1500万,也有说已超过两千万的。现在有一个说法,说世界上有两个潮汕,一个在国内,一个在海外。在海外的潮汕人经得起风浪、撑得起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日期:2020-6-2 14:23:55 | 分类:地图资讯 | 评论:0 | 浏览:

© 2016-2025 豫ICP备16006179号-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