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谷歌卫星地图。

多民族交织的拉丁美洲:如何走出殖民时期,演变成今日的独特世界

人类迁徙美洲

  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陆地还相连的时期,人类开始移居美洲大陆南北部,经过几个世代的努力,人们在美洲大陆创造了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其后更建立了印加帝国。

印加帝国遗址

  紧随着哥伦布的脚步,西班牙葡萄牙的征服者相继来到此地,这片土地原本的文明古国逐一被征服。

  人们习惯把美洲大陆划分成南、北两大区块,美国加拿大原本是英国人的主要殖民地,他们在此开拓疆土、建设国家。

美国与加拿大原本是英国人的主要殖民地

  由于英国人是由“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组成,故北美即称为“盎格鲁美洲”;与之相对,墨西哥以南,由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的地区,由于深受这两个拉丁民族组成的国家影响,故称为“拉丁美洲”。

盎格鲁.萨克逊与维京人的战斗

  拉丁美洲各国独立由军人主导

  拉丁美洲原本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欧洲人(主要是西班牙人)入侵时,凭借着先进、强大的武力,征服这个地区,并且强迫印第安人为他们从事种植业及矿业。

欧洲人入侵拉丁美洲

  由于严苛的劳动条件,加上欧洲大陆带来流感病毒感染,印第安人的人口大幅减少。其后,欧洲人又从非洲大陆将大量黑人运送到美洲新大陆,奴役他们从事重度劳动工作。

大量黑人来到美洲新大陆

  拉丁美洲因而成为印第安人、黑人与白人,不同种族居住的独特世界

  十八世纪末,随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爗发,欧洲诸国陷入混乱,这种混乱直接影响到殖民地,各地纷纷宣布独立。

拿破仑战争

  拉丁美洲世界最初独立的国家,是加勒比海沿岸的海地,墨西哥以南的独立战争,几乎清一色都是由军人背景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主导的,他们以西班牙的总督辖区为基础框架,逐渐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这些独立行动的中心领导者有两位,一位是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他的父亲是阿根廷本土出身的军人,另一位则是委内瑞拉的名门望族西蒙·玻利瓦尔。当然,领导独立的并不只有这两位,在此以这两人的事迹为主,同时说明总督辖区的发展变化。

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

  脱离西班牙独立的拉普拉塔各国

  秘鲁总督辖区位于南美大陆,靠近太平洋沿岸中央部位,过去统治这个地区的印加帝国,国势十分强盛。十六世纪中期之后,波托西地区周遭山脉的银矿开发,成为西班牙的经济支柱。在这样的情势下,管理秘鲁的总督统治了整个南美大陆。

波托西银矿

  十八世纪,西班牙在南美新设了两个辖区,分别是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哥伦比亚、厄瓜多及委内瑞拉)及拉普拉塔总督辖区(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而秘鲁总督的管理区域因此遭到压缩。即使如此,该地守备森严,一直是西班牙势力的重要据点,直到最后才得以成功解放。

拉普拉塔总督辖区

  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合称为拉普拉塔各国。拉普拉塔河是当地赖以维生的命脉,这三个国家,也联手共同开发这条河。

拉普拉塔河区域地图

  拉普拉塔河的下游,现在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1530年代开始建设。后来遭受当地原住民袭击而放弃,其后,拉普拉塔河的中游,发展出一座城市名为亚松森,后来成为巴拉圭首都。

亚松森位于拉普拉塔河的中游

  布宜诺斯艾利斯在一世纪左右之后,重新开始建设,但周遭没有本国所需的矿物,经济情况一直很低迷。十八世纪,经济政策改变,可以和本国直接贸易,贸易量增加。此时,拉普拉塔河对岸,就在巴西南方有一片葡萄牙殖民地,为了与其抗衡,西班牙在此地建设了一座要塞,名为蒙得维的亚,之后成为乌拉圭的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与蒙得维的亚

  这三个国家互相维持邦交,一边开拓当地,从这时起,就有一些对立发生。巴拉圭地区的原住民个性较温和,与白人之间关系融洽,也开始联姻,但拉普拉塔河下游几乎没有联姻关系,各自发展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

  西班牙分别在巴拉圭和拉普拉塔河下游设置了总督,并且想尽办法要将玻利维亚也纳入辖区,这更进一步刺激了双方的对立。

拉丁美洲各总督区

  冲突开始于1806年,当时仍属于西班牙统治的拉普拉塔总督辖区,遭到英军攻击,后来当地的军队获得胜利。

  当时西班牙总督旗下正规军的势力十分强大,让当地人充满自信,其后,原本在西班牙本国大为活跃的圣马丁也回到阿根廷,为当地正规军带来莫大的胜利战绩。

  此后,殖民地自治议会决定出兵镇压上秘鲁(玻利维亚)。

  圣马丁领兵越过安地斯山脉后,迅速征服了智利和秘鲁。但当他与上秘鲁正规军展开交战后,因为兵力不足,只能他向西蒙·玻利瓦尔求援。

西蒙.玻利瓦尔

  1822年,圣马丁与西蒙·玻利瓦尔会谈,但圣马丁出兵请求并未得到玻利瓦尔的允诺,圣马丁以此倍感失望。此后圣马丁回到了欧洲,在法国过上了隐居生活。

  圣马丁离开后,他的位置被西蒙·玻利瓦尔取代,1822年,玻利瓦尔在阿亚库乔一役打败了上秘鲁正规军,上秘鲁从此解放。这个地区也以西蒙.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为“玻利维亚”。

  另外,阿根廷的国家名称,在西班牙语中是“拉布拉塔”,意思是“银”,转为拉丁语发音即为“阿根廷”。

圣马丁、玻利瓦尔先后进军上秘鲁

  西蒙·玻利瓦尔推动解放“大哥伦比亚”

  南美大陆西北部,分别有厄瓜多、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这三个国家,过去这三国合称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因为这三个国家所在的地区,原本整合为“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经过委内瑞拉名门出身的领导者,也就是刚才提过的玻利瓦尔解放后,得以独立。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玻利瓦尔曾醉心于欧洲的启蒙思想,但是看到拿破仑成为皇帝,背叛革命初衷后,心中的理想随之幻灭,因而决定将自己的生命奉献于解放新大陆。

  他在南美发挥了优秀的军事才能,但也曾经被打败而逃亡至牙买加避难。

  1819年,西班牙正规军战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虽然后来未能与圣马丁合作,但很快地他又解放上秘鲁。此时,南美大陆几乎已经完全解放。

玻利瓦尔广场

  但是,即使他呼吁南美各国必须团结合作,但这个理想终究没有实现,最后他在失意中结束一生。而原本由他整合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也分裂成三个国家,整个拉丁美洲世界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步上安定的轨道。

  顺带一提,“大哥伦比亚”之一的厄瓜多与秘鲁之间,为了亚马逊丛林地带的国界问题而产生对立。这两国的国界问题一直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42年,美国和巴西等国涉入协调才告一段落。

  但是,1978年,厄瓜多派兵攻打秘鲁,1981年两国正式发生武力冲突。

厄瓜多尔基多大教堂

  这两国的对立在联合国之中也不断上演,厄瓜多为了牵制秘鲁,和玻利维亚及委内瑞拉紧密合作,不停施加压力,双方的关系十分紧张。

  直到1998年,两国签订和平协议,厄瓜多放弃占领亚马逊,终于和秘鲁维持友好关系。

亚马逊丰富的自然资源

  军阀势力之争,资源与国界的纷争

  南美独立之后,并没有为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三国,带来政治上的安定,当地的军阀势力之争仍旧持续着。

  特别是智利北方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上述三个国家的国界并未明确划定。当地的矿物资源(硝石、乌粪石及铜等等)逐渐受到世人瞩目,而这三国之间的对立也愈来愈明显。

安托法加斯塔地区

  这个地区的纷争,一开始智利的硝石公司引发智利与玻利维亚对立。

  1879年,智利派遣军队到安托法加斯塔,而玻利维亚早已和秘鲁私下签署相互防卫协定,因此两国共同抵御智利的侵犯。

  一开始,智利陷入苦战,但随后凭借强大的海军势力,占领了秘鲁的利马,最后这场战争由智利获得胜利。

  1883年,双方签订谈和条约,智利并吞了该地区。玻利维亚因为这场战役成为内陆国家,但是透过这份条约,得以建设一条铁路从拉巴斯通往港口都市亚力加,并且拥有自由使用港口的权利。

玻利维亚变成一个内陆国家

  但是,变成一个内陆国家之后,玻利维亚人民的不满,一直持续到现今,即使可以使用港口,但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1975年,玻利维亚要求智利割让回廊地带,但双方交涉破局,因此断绝邦交。另外,秘鲁也提出类似的交涉,对于过去秘鲁割让给智利领地表达不满。

  智利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国家,十九世纪中叶,向南方扩大版图直至麦哲伦海峡。同时,智利在此地建设了一个据点都市,名为蓬塔阿雷纳斯。

蓬塔阿雷纳斯是世界最南城市之一,智利南极区和麦哲伦省首府

  1881年,阿根廷与智利签订了国界划定条约,双方确认这道海峡属于自由航行海域。直到巴拿马运河开通为止,约有半个世纪,麦哲伦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麦哲伦海峡南方,有一部分是阿根廷的领地。同时,南方各岛屿之间,还有一道比格尔海峡,自从周遭海域发现石油之后,这个地区的归属问题就浮上台面。

虚线处为比格尔海峡

  阿根廷拒绝承认国际法庭所做的判决,直到1979年,梵蒂冈介入调停,最终两国才达成了决议,比格尔海峡周遭数个岛屿,属于智利领土。

  拉丁美洲原本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息劳作的土地。

  从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的冒险家踏上这块大陆以后,迅速沦为西葡两国的领地,直至今日,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建立的权力结构,仍然深深影响着拉丁美洲这块大陆上的国家和人们。

日期:2020-5-15 14:22:26 | 分类:地图资讯 | 评论:0 | 浏览:

© 2016-2025 豫ICP备16006179号-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