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谷歌卫星地图。
云南临沧文旅:聚焦2020十项重点工作 全力推进文旅融合
去年,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顺应发展新趋势,以“文旅融合”为抓手,以乡村旅游为契机,全力开展“旅游革命”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在打造城市品牌、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市场营销、加大招商引资、整顿文旅市场、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回顾2019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为2020年的临沧文旅工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为让临沧文旅更有动力迈向新的一年,3月10日,临沧市文旅局围绕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六大方面,制定了2020年临沧文旅的工作思路,并列出十项重点工作,为临沧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重点打造地方特色文旅品牌。以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为重点,打造提升一批地方特色节庆品牌,要举办好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沧源“摸你黑”狂欢节、凤庆红茶节、永德芒果节、耿马水文化节、双江冰岛茶会、镇康“阿数瑟”歌会等重大艺术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性重要艺术活动,锻造艺术精品,培养艺术人才,高质量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脱贫攻坚等专场文艺演出任务。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2020将继续推进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沿边小康村建设,争取新创建1家4A级景区、1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1家(沧源自治县)云南旅游强县、2家云南特色旅游名镇、3-5家云南特色旅游名村创建,所建设旅游厕所45座。推进品质酒店建设,新创建3-5家以上精品酒店、5家以上旅游民宿。
提升旅游智慧化建设。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为依托,继续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精选更多的临沧特色商品上线展销。进一步利用文化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提升临沧文化旅游监管服务水平,建立标准化服务模式,向游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智能化服务和人性化体验,积极动员酒店推进“刷脸入住”工程。
净化整治文旅市场环境。以“旅游革命”为契机,推进“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依法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行政审批和“放管服”工作。完善游客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工作机制,为游客购物退货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加大案件督办查办力度,提高“诉转案”“行转刑”效能。深化涉旅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实现涉旅企业全覆盖。
抓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要求持续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完成全市所有国保、省保单位特别是第八批国保、第八批省保的“四有”工作。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做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消防安全“一项一策”达标建设。督促文保工程提质增效。组织实施好文物修缮工程。加强非遗传承利用和保护。组织好2020年系列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做好临沧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荐评审并上报市人民政府公布工作。继续做好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完成新公布的第五批9个省级非遗项目“临沧非遗记忆”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临沧市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方案》,实施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大力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依托临沧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选题,超前组织谋划创作重点剧目,创作推出一批重点现实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演出一台“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一批反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文艺作品,传递正能量。抓好《千古临沧茶王国》《勐相耿坎》等舞台艺术作品创作、编排、打造。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文化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和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进戏曲普及、提升和覆盖工作,年内完成文化惠民演出640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补齐“有馆无舍”的短板,深入推动县级文化馆图到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到2020年年6月底,全市所有县(区)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及乡(镇)、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在沿边30户以上自然村新建一批综合文化活动服务场所,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第五次文化馆及第二次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促进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提升,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建设。抓好创新发展,推进边境三县的“国门文化”建设。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现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做好“十四五”公共文化发展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助推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省第四届群众文化“彩云奖”和全省民间艺术之乡评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扶持引导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抓实文化旅游行业扶贫工程。以脱贫攻坚为主线,统筹抓实文化旅游行业扶贫工程,坚持把文化旅游扶贫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以永德县为重点,统筹资金资源,优化项目实施,推动政策、资金重点向永德、镇康、沧源、双江等贫困地区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产业扶贫开发,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培训,加强旅游扶贫示范推广和宣传营销,打造旅游名镇、旅游村寨、文旅小镇。开展扶贫脱贫题材作品创作。新建、改扩建一批基层图书馆、文化馆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示范区建设。推进“非遗+扶贫”工作,落实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贫困地区人才支持和“订单式”文化人才志愿计划,促进传统文化、演艺节目、民族手工业、旅游等在决胜脱贫攻坚中融合发力。加大对沧源自治县班洪村、焦山村挂钩扶贫点的帮助支持力度,协助当地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拓展贫困户增收门路。加强规划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充分发挥派驻村工作队的作用,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实施景区景点打造、特色旅游村建设、村旅游经营户培育等重点工作,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
加大文化旅游品牌营销推广。充分发挥与缅甸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文缘相容的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全力做好沿边开放大文章。以中缅建交70周年、中缅文化旅游年为契机,2020年组织赴缅甸仰光参加中国文化中心泼水节活动和2020年赴缅甸腊戍及果敢、滚弄等地开展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集中展示临沧独具特色的文艺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临沧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推介临沧旅游精品线路。鼓励边境三县开展对缅文化交流访问活动。完成《临沧美食》《临沧市乡村旅游地图》《临沧乡村旅游攻略》《临沧乡村旅游专刊》》等宣传书刊策划、编制工作。积极参加2020年昆明南博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各类会展。在成都、重庆、南京、上海等城市组织召开临沧文化旅游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注重“走出去”,主动寻找商机,精准上门求商。邀请全国知名旅行社负责人到临沧开展乡村旅游线路踩点踏勘,为临沧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日期:2020-3-12 14:16:14 | 分类:地图资讯 | 评论:0 | 浏览:
- 相关文章:
许昌市快速发展对河南省的意义:在非陇海线沿线形成全省的第三城 (2020-3-11 14:29:54)
四川首个省级新区诞生,为啥是宜宾? (2020-3-10 14:28:17)
日本的智慧:只用一年,便解决了非法滞留的50万黑人 (2020-3-10 14:19:14)
安康在哪?为何说守住安康,就能守住汉中和襄阳? (2020-3-9 14:56:15)
同为“永久中立国”,为何瑞士能免于战火,而比利时惨遭入侵 (2020-3-9 14:13:37)
© 2016-2025 豫ICP备16006179号-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