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谷歌卫星地图。

纳米比亚东北部,为何有一块狭长领土?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西南部,历史上曾有一个比较随意的名字,就叫做西南非洲。这个根据地理位置命名的名字曾伴随了纳米比亚整个殖民时代。在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纳米比亚并没有形成国家,自然也就没有固定的疆域范围,所以现在的纳米比亚版图,基本就是欧洲殖民者确定的。

  纳米比亚的版图非常有特点,北部和东部基本是平直的国境线,这种国境线在世界范围来看有些奇怪,但在非洲却不足为奇。非洲大陆饱受殖民之苦,历史上曾被欧洲殖民者完全瓜分,这些平直的国境线,曾经都是各个殖民大国的势力分界线。他们为了省事,划分势力界线时,便直接拿着尺子,在地图上以经纬线为界。纳米比亚东南部和邻国,便基本以东经20度线为界。

  但纳米比亚东北部却有一块非常特殊的领土。这块领土整体突出了东经20度线,首先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区域,然后突出领土的北部又向东延伸,形成了一块狭长的领土。这块狭长的领土就像纳米比亚伸出的手臂一样,横亘在博茨瓦纳安哥拉之间,导致博茨瓦纳无法和安哥拉接壤,甚至和赞比亚也差点做不成邻国。

  不过据资料显示,博茨瓦纳和赞比亚的邻国名单中都有对方。通过放大地图也可以发现,博茨瓦纳和赞比亚互为邻国,只不过两国的边境线极短,只有大约150米。也就是说,纳米比亚的“胳膊”在伸长150米,就可以和津巴布韦接壤,让博茨瓦纳和赞比亚做不成邻国。但很奇妙,纳米比亚这块狭长领土就是差了这150米。那么版图整体周正的纳米比亚,为何有这样一块狭长的领土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都是殖民时代的产物。历史上非洲曾遭到多个欧洲殖民国家的瓜分,所以各国的边界也必然和这些殖民大国有关。纳米比亚这块狭长的领土,便是两个欧洲国家争斗和妥协的产物。

  纳米比亚历史上曾遭遇多个欧洲国家入侵,从15世纪开始,荷兰西班牙英国殖民者接踵而至,不过纳米比亚以高原山地为主,长久以来并没有被这些殖民大国完全占据。直到19世纪中后期,完成统一后的德国,匆忙来到非洲寻找殖民地,当时非洲大部分地区都已被英法等国瓜分完毕,留给德国人的地盘已经不多。最终德国人只占据了少数几块殖民地,比如德属西南非洲,为现在的纳米比亚。还有德属东非,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坦桑尼亚一带。

  不过最初德国占据的纳米比亚,只限于东经20度以西的地区,在东经20度以东,完全都是英国殖民地。也就是说,当时德属西南非洲和英国占据的博茨瓦纳,完全以东经20度为界,当时的纳米比亚并没有这块狭长的领土。但德国统一后,国力开始直线上升,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德国人已经不甘心只在非洲占有两块殖民地,和英国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由于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位于非洲大陆两侧,德国人便生出了打通两块殖民地陆路交通线的野心。而英国人也是如此,当时的英国已经占据从埃及到南非之间的大部分土地,也有心打通南北殖民地的陆路通道。但不凑巧,德国殖民之间隔着英国殖民地,英国殖民地之间,隔着德属东非,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暂时都无法达到目的。最后德国人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试图利用赞比西河连接德属西南非洲和德属东非,打通两块殖民地的水上交通线。

  赞比西河全长2660千米,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是非洲第四大河流,南部非洲第一大河。赞比西河流经德国控制的德属东非,但当时并没有流经德属西南非洲。于是德国便和英国商议,希望交换部分土地,以使德属西南非洲可以通过赞比西河,与德属东非进行水上交通。最终英德两国经过互相妥协,签订了《黑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德国以德属东非沿岸20多座岛屿为代价,换取了东经20度线以东的英国殖民地。

  这块殖民地一直向东延伸四百多公里,目的就是为了濒临赞比西河。最终德国将这块狭长的土地并入了德属西南非洲,理论上拥有了通过赞比西河,连接两块殖民地的水上通道。但实际上,赞比西水流湍急,有很多大型瀑布和峡谷,根本不适合通航。所以德国通过赞比西河沟通两块殖民地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不过最终英国却实现了目标。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英国占据了德属东非,彻底打通了从埃及到南非的陆路通道。然后英国又授意国际联盟,将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托管,并没有剥夺东北部的狭长地带。后来西南非洲改名为纳米比亚,1990年纳米比亚脱离南非独立,版图便得到了正式确立。

纳米比亚东北部,为何有一块狭长领土? - http://www.gugeditu.net/ditu/2468.html
日期:2021-2-21 14:35:16 | 分类:地图资讯 | 评论:0 | 浏览:

© 2016-2024 豫ICP备16006179号 power by MuGong 谷歌卫星地图